2016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抱歉……有時只是遺憾

說抱歉,不一定是認錯,有時只是表達對事情不順利的一種遺憾。

昨天看診的時候,因為一位病情比較複雜的病人,所以在診間討論了很久。出診間時,護理師告訴我一個我看了很多年的病人,來診所定期追蹤抽血後,因為準備要去做心臟檢查,特別留下來問我事情,可是我病人看太久,快到他檢查的時間,所以他生氣的離開,抱怨說為什麼一、兩分鐘就能解答的問題不讓他問一下?

嗯………

一個小時後,病人從電腦斷層室打電話來診所,要問他剛剛本來要問的問題:『電腦斷層掃描的說明單上有寫,如果有甲狀腺疾病,檢查前要詢問醫師能不能做此檢查;我記得我有甲狀腺的問題,所以這邊的醫師要我確定一下。』。因為病人並不是甲狀腺功能異常,所以告知病人可以放心接受檢查。

然後,我說:『剛剛真抱歉,正在看的病人病情比較複雜,所以沒辦法出來跟你講到話。』

病人:『對啊,一、兩分鐘可以回答的都不行?』

我:『是啊,沒有辦法。不過好在檢查前確認到了,希望你的檢查結果都沒問題喔。』

今天病人回診看抽血結果,我又提了昨天的抱歉,病人笑笑,然後我們花了應該花的時間討論了昨天檢查的結果。


我的抱歉,並不是覺得自己做錯事;相信病人的不悅或怒氣,也不會是針對一直照顧著他的醫師護理師。我們都是對事情沒辦法完全如意而感到不舒服……

所以……真的要在當下爭個輸贏嗎??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症狀描述

早上門診一位病人阿姨用慎重的神情問我:『我全身筋骨酸,為什麼?』。但進一步問病人症狀的細節,她的回答大多是:“就不舒服啊”、“我也不知道怎麼樣”........

問診時的病史詰問,特別是針對主要症狀的詳細描述,是鑑別診斷不同疾病最重要的部份之一,如果病人能把自己的不舒服釐清後告訴醫師,會對診斷的正確性與治療的有效性有很大幫助的。

所以應該怎麼做?
對症狀的釐清,可以自己觀察不舒服的特性,包括:
1. 發生在那個位置?
2. 不舒服的感覺比較像什麼?不舒服的嚴重程度如何?越來越好還是越來越嚴重?
3. 不舒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去有沒有發生過?
4. 不舒服的頻率、周期性?
5. 不舒服會持續多久?怎麼樣會好些?怎麼樣會更不舒服?
6. 不舒服的時候,會不會同時有別的不舒服一起出現?

這樣會讓疾病更容易正確診斷喔!

治療?還是照顧?

想到了,就說一個故事 …… 在我住院醫師第二年的時候,輪到新代科病房。有一個 80 幾歲的病人,因為糖尿病足住院,打抗生素、清瘡、每天換藥 ……… 阿公有嚴重的排便問題,十幾年來總是便秘、拉肚子交替著,胃腸科的軟便、止瀉藥也從來沒停過,醫師說,糖尿病很久了的病人都會這樣。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