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 星期三

醫療資源的『濫用』,不必然都是病人造成的

剛剛一個病人來諮詢甲狀腺結節後續的檢查與處置........

病人在月初超音波發現有甲狀腺結節,醫學中心穿刺結果,病人說醫師告知是良性但不明........所以安排三個月後重覆細針穿刺......

病人很焦慮,醫師也只說三個月後再看看,沒有進一步的討論.......面對不確定的情況,我也沒辦法給什麼建議,同時因為病人才剛做過檢查,也沒辦法再申報一次超音波......怎麼辦??

Free Charge做超音波啊,不然怎麼討論.......

為什麼不請病人自費?

前一個醫師讓病人滿懷疑慮的離開,為什麼最後變成懲罰病人?

**************************************************************************
超音波看是一個突破甲狀腺外膜、不規則周邊的1.8公分結節,結節內有鈣化和血流,同側可見臨界點Long-to-short axis ratio的淋巴結.......

**************************************************************************

再花十五分鐘討論需要開刀的可能性、開刀的範圍、併發症、如果確診惡性時開刀的術式與後續的放射碘治療,並說明之後終身的甲狀腺素補充。

最後開轉診單給病人,請她去找我信任的甲狀腺外科專家評估與準備。

大概整個過程花了至少半小時......

給付......醫師費300點(目前約250元),部分負擔50元和掛號費150元。

很少齁.........從我們的角度來說

從病人的角度呢?或許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的想想:要是第一個醫師就解釋清楚的話,病人的時間是不是節省了?焦慮是不是會減輕了?醫療資源是不是減少浪費了?.......如果這是一種體貼,算不算是醫療的一部份?

許多醫療現況都讓人不舒服,但很多『濫用』,並不是病人的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治療?還是照顧?

想到了,就說一個故事 …… 在我住院醫師第二年的時候,輪到新代科病房。有一個 80 幾歲的病人,因為糖尿病足住院,打抗生素、清瘡、每天換藥 ……… 阿公有嚴重的排便問題,十幾年來總是便秘、拉肚子交替著,胃腸科的軟便、止瀉藥也從來沒停過,醫師說,糖尿病很久了的病人都會這樣。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