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想辦法不生氣 (5)

我們都有這種經驗,在另一半生氣、處罰或責罵孩子的時候,常常不能理解:有必要這麼生氣嗎?有必要這麼嚴厲的處罰或責罵嗎?


即使整件事情發生過程,我們都在旁邊,但不是跳進去弄的人,就不太能理解整個讓人抓狂的引爆點在那裡?有時多嘴想安慰又不知道怎麼安慰,想阻止也無從開口,甚至有時只說了句“好了啦!”就引起更大了抓狂‧‧‧‧‧‧



這些情況很常出現在花比較多時間照顧小孩的人身上,越來越抓狂,其實隱藏著許多情緒:小孩不乖、管小孩還要跟另一半解釋為何生氣、小孩變得不乖的壓力、被另一半在我們管教小孩時質疑的壓力〈即使對方的用意是安慰我們,但只是說句“好了”,真的就足以引起大爆發;不過,個人認為,大大抓狂常常發生在管教當中,當著小孩的面,為了管教的方式被質疑,這樣最傷〉、沒有辦法收尾的情況‧‧‧‧‧‧
這樣的時候,另一半除了閉嘴以外,還能做什麼呢?我想,旁觀的另一半能接手做處罰或責罵的部份,就再好不過了。這樣的協調,可以事先講好,也可以臨時起意。



事先講好的話,要注意的是在很生氣的時候,另一半接手的當下,不要說出不好聽的話,像:你好好管管你的孩子〈這句話是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說〉、你給我小心一點‧‧‧‧‧‧等等。臨時起意則要有技巧,另一半要搶先責罵孩子〈就算不知道另一半為了什麼事這麼抓狂,或覺得不用這麼生氣,都要先罵了再說,但罵一、兩句就好,然後可以跟先生/太太說要接手管教〉,要針對事情,可以責備但不要大聲。這樣等於一方面肯定了生氣的先生/太太是應該生氣的〈我們應該都對另一半有如此的信心〉,一方面能夠表示共同管教孩子的態度,能比較冷靜的把孩子的錯誤弄清楚;讓大家都有台階下,同時給小孩機會說明他們這樣做的原因,才能避免或預防下次的發生。



孩子難免偏差,我們的目的是讓他們變成更好的人,而不是把他們嚇的半死‧‧‧‧‧‧與跟我一樣愛生氣的父母共勉。


1 則留言:

  1. 常常去看東東網站
    卻駑鈍到現在才發現"老爸很難作"網站
    看到好多都很想(也很必要)看的文章
    不知先從何看起
    一發現"不生氣週記"馬上把focus轉過來.....

    唉~把大家的心聲一字不露的全寫出來了嘛~
    佩服佩服!!!!!

    看到你寫的這麼認真
    又開始慚愧自己的偷懶了... XP

    回覆刪除

治療?還是照顧?

想到了,就說一個故事 …… 在我住院醫師第二年的時候,輪到新代科病房。有一個 80 幾歲的病人,因為糖尿病足住院,打抗生素、清瘡、每天換藥 ……… 阿公有嚴重的排便問題,十幾年來總是便秘、拉肚子交替著,胃腸科的軟便、止瀉藥也從來沒停過,醫師說,糖尿病很久了的病人都會這樣。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