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5日 星期四

另類治療

今天一個病人,自上次從中國拿了特別的蜂膠治療糖尿病失敗後,回來門診吃三個月的藥。現在控制好了,又打算吃中國某集團特製的什麼濃縮液(之前還先飛去做了兩天的詳細檢查),據說有機會可以治癒糖尿病,以後不用吃藥....... 

我要說的是,病人的每個選擇,有他相信的理由,即使我們覺得那些“理論”很奇怪或誇張;但批評了,斥責了,結果他們還是去試,只是不再讓醫師知道...... 這樣就真的會變成醫好是另類療法的功勞,醫不好是也有吃的西藥沒有效(即使大多不遵醫囑)。

如果病人願意告訴我們他們要試的另類療法,而他們的疾病嚴重度尚可接受短期停藥或那種療法沒有我們已知的身體的傷害,不需要先過度反應(或否定),最多說因為不了解所以無從建議;可以逐步導入因果關係驗證的方法....... (如果病況不許可也只需堅強但溫柔的表明反對立場,看能不能讓他們嘗試的時程縮短些就追蹤)

先請他們繼續我們正在吃的藥來『配合』他們的療法,如果有更多的進步,我們也替他高興,就可以逐步把他們擔心的西藥減量,看看只用他們的另類療法能不能維持或更進步,如果可以也替他們高興,承諾會繼續幫他們確認那樣的另類療法對肝、腎功能有沒有傷害;

如果沒效、變差了,或肝、腎功能異常了,那真可惜,只能回來原來控制得好好的處方..... :)

病人才會願意把他們在做的事情告訴我們(相信還是很多不能、不敢講的方法)(天知道能聽到多少奇奇怪怪的方式),也比較能掌握病人真正的狀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治療?還是照顧?

想到了,就說一個故事 …… 在我住院醫師第二年的時候,輪到新代科病房。有一個 80 幾歲的病人,因為糖尿病足住院,打抗生素、清瘡、每天換藥 ……… 阿公有嚴重的排便問題,十幾年來總是便秘、拉肚子交替著,胃腸科的軟便、止瀉藥也從來沒停過,醫師說,糖尿病很久了的病人都會這樣。   做...